2025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研究报告发布礼在京举行-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6/27 14:29:24
来源:新华网

2025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研究报告发布礼在京举行

字体:

  近日,由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心、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研究报告发布礼在北京举行。

  该报告基于海外图书馆系统收录的中国出版机构书目数据,详尽描绘了中国出版物在全球的流通轨迹,勾勒出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的传播版图。报告还深入分析了各类出版物的海外馆藏情况,揭示了不同领域图书在全球范围内的受欢迎程度和传播特点。通过对比历年的数据,报告还展示了中国出版物海外馆藏影响力的变化趋势,为出版机构制定国际化战略提供了重要参考。截至2025年已连续发布14届。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张宏,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袁军,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建瑞,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东星,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宋毅,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心主任何明星,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执行董事(社长)、党委书记、总编辑宋强出席发布礼。

图为袁军致辞。

  袁军在致辞中提到,该项目不仅获得主管部门和出版机构的高度认可,更成为新闻传播学界少有的获业界深度认同的学术研究品牌。之所以看好该项目,一方面源于国际传播领域长期存在的效果评估难题,而海外馆藏影响力项目以巧妙视角实现了对国际出版效果的客观科学评估,这一突破实属难得;另一方面,出版在国际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近年对出版学科建设越来越重视,国际出版将成为国际传播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突破口。

图为梁建瑞致辞。

  梁建瑞认为,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研究项目已走过14个年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中国出版“走出去”评估提供了科学、客观的参考坐标。作为此次发布礼的主办方之一,中图公司始终坚守“引进国际先进科技文化成果服务社会经济建设,持续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使命。今后中图公司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支持这一项目,为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添砖加瓦。

图为宋强致辞。

  宋强表示,希望通过这项研究,为出版行业搭建一座沟通国际市场的桥梁。如今,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积极投身于国际市场,通过优质的内容和创新的传播方式,让中国图书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未来,商报期待与更多的合作伙伴携手共进,进一步深化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研究,不断拓展研究领域,为出版行业提供更精准、更具前瞻性的决策支持。

  宋毅作为学界代表发表主旨演讲。他提到,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研究,以海外图书馆这一终端为切入点,逆向解构国际传播链条。这种“由果溯因”的研究范式,为观察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效果提供了全新视角。如今,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AI辅助的内容创作、智能化的翻译系统、精准的读者画像分析,以及基于大数据的选题策划,都为出版业的国际化提供了全新可能。

  杨东星作为业界代表,分享了广西出版传媒集团“走出去”的实践与探索。他表示,在版权输出领域,自2019年起,集团已向50多个国家和地区输出1700余种图书版权,涵盖多类别、40余种文种,实现规模与覆盖范围双增长。同时,集团在埃及、日本、越南等国设立分支机构,以实体化运营推动文化双向传播。未来,集团将深挖文化特色打造精品,借助人工智能创新传播,巩固开拓东盟市场,培育国际化人才队伍,持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与广西故事。

  何明星现场解读2025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度海外图书馆永久收藏的品种数量持续下降,共有430家出版机构的11839种图书进入海外图书馆系统,与2023年度的12590种相比减少了751种。11839种入藏图书中,有477种是数字出版物(电子书、互联网在线出版物),约占总数的4%。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影响力作者”名单成为今年一大创新点。报告对中国大陆出版机构出版的中文图书馆藏量进行了统计,按照每家出版机构作者作品的馆藏总量进行计算,并选取各出版机构馆藏量最高的作家,得出“世界影响力作者”名单。一是向撰写出具有世界影响力作品的作者致敬;二是在AI时代彰显作者、出版者不可替代的价值。

【纠错】 【责任编辑:李世纯】